2025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提高认知,重在行动,关注职场糖尿病”,旨在提升全社会对糖尿病的认识,鼓励健康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怎么吃?尤其是主食如何选,是控糖路上的“重中之重”。很多人一听说“杂粮控糖”,就把家里的白米饭全换成杂粮饭,以为这样血糖就平稳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临床营养科注册营养师莫嘉琦指出,事实上,有些看似健康的主食,实际GI值(血糖生成指数)比白米饭还高,悄悄然血糖飙升却被很多人忽视。
别被“杂粮”骗了!主食升糖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
很多糖友有个误区:只要吃的是杂粮,就不会让血糖升高。但其实,主食的升糖速度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不能只看是否含杂粮。莫嘉琦说,首先是加工程度:整粒的燕麦米和磨成粉的燕麦片,前者保留了完整的麸皮和胚芽,膳食纤维丰富,GI值约50;后者经过精细研磨,膳食纤维受损,GI值能升到70以上,和白米饭(GI约73)相差无几。
其次是烹饪方式,同样是糙米,煮成颗粒分明的糙米饭GI值较低,但熬成软烂的糙米粥,淀粉糊化程度高,消化吸收快,GI值会大幅上升。
最后是搭配食材。单独吃一碗杂粮饭,血糖可能在1小时内升高;但如果搭配了鸡蛋、瘦肉和绿叶菜,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血糖上升速度会明显放缓。
更关键的是,有些看似“健康”的主食,其实藏着高GI的“陷阱”。它们可能披着“杂粮”“天然”的外衣,实际加工程度高或含添加糖,吃了反而比白米饭更伤糖。同时,真正能帮糖友控糖的主食,核心在于“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这两种成分能像“刹车”一样,减缓糖分进入血液的速度。如果只单一吃杂粮,不注重搭配,控糖效果会大打折扣。
警惕!3种“隐形高GI主食”,很多糖友天天吃
1.糯米制品:粽子、年糕、汤圆,升糖比白米饭快2倍。莫嘉琦指出,糯米本身的GI值高达90,比白米饭(GI73)高出近30%,而且糯米黏性大,消化吸收速度极快,吃下去后血糖会在半小时内飙升。
很多糖友觉得“粽子里有肉和豆子,应该算健康”,但实际上,肉粽的油脂含量高,甜粽还加了糖,只会让血糖和血脂双重升高。比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肉粽(约150克),不仅GI值高,热量还相当于2碗白米饭,吃完后血糖很容易突破10mmol/L。
2.精制杂粮粉:全麦面包、杂粮馒头,没选对等于吃白面。莫嘉琦解释,市面上很多“全麦面包”“杂粮馒头”都是“伪健康”。比如有些全麦面包,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小麦粉”(精制白面),全麦粉含量低于50%,甚至还加了糖、黄油、植脂末,GI值能达到80以上,和白面包没区别。
还有些杂粮馒头,虽然表面撒了少量燕麦片或玉米粒,但主要成分还是白面粉,升糖速度同样快。
3.添加糖主食:甜玉米糊、南瓜粥、红枣糕,藏糖量超想象。莫嘉琦指出,很多糖友喜欢喝玉米糊、南瓜粥,觉得“天然食材粗粮煮的,肯定没问题”,但如果买的是预包装甜玉米糊,配料表中可能添加了白砂糖、麦芽糊精,GI值能升到85;就算是自制南瓜粥,如果南瓜放得太多,煮得过于软烂,再加点红枣、桂圆调味,糖分叠加后,GI值也会超过80。
比如一碗甜玉米糊(约200克),添加糖含量可能高达15克,相当于4块方糖,喝下去后血糖会快速升高,还容易让人产生饥饿感,导致下一餐吃更多。
选主食、搭主食,记住这3个实操技巧
1.选杂粮:认准“整粒”和“配料表第一位”
真正适合糖友的杂粮主食,首选整粒杂粮,比如燕麦米、糙米、藜麦、荞麦粒、红豆、绿豆等。这些杂粮保留了完整的麸皮和胚芽,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高,GI值低(大多在55以下)。
因此,在购买预包装杂粮产品时,一定要看配料表。“如果‘全麦粉’‘糙米’‘燕麦米’等杂粮成分排在第一位,说明含量高;如果排在后面,甚至在白砂糖、小麦粉之后,就别买了。”莫嘉琦举例,
比如买全麦面包,优先选配料表前三位是“全麦粉、水、酵母”,且没有添加糖、植脂末的产品。
2.控分量:每餐主食“一拳大小”
就算是健康的杂粮主食,吃多了也会升糖。建议糖友每餐的主食量控制在“一拳大小”(约50-75克生重,煮熟后约150-200克),比如一小碗糙米饭、半个中等大小的全麦馒头。很多糖友觉得“杂粮健康,多吃点没关系”,比如一次吃两碗杂粮饭,结果血糖还是超标——要知道,杂粮的本质还是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同样会转化为葡萄糖。
3.巧搭配:“主食+蛋白+蔬菜”
最好的主食搭配公式是:1份主食+1份优质蛋白+2份蔬菜。
“1份优质蛋白”可以是1个鸡蛋、100克瘦肉(约手掌心大小)、150克豆腐或200毫升无糖牛奶;“2份蔬菜”主要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油麦菜),每份约150克,相当于1捧蔬菜的量。比如早餐吃“半块全麦馒头+1个煮鸡蛋+1碟清炒菠菜”,午餐吃“1小碗糙米饭+1块清蒸鱼+1碟凉拌黄瓜”,这样的搭配能让血糖上升更平缓,还能增加饱腹感,避免下一餐过量进食。
控糖不是“戒掉主食”,而是“吃对主食”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并非不能吃,它是身体必需的能量来源,关键在于“吃对种类、控制分量、合理搭配”。莫嘉琦提醒,别再盲目迷信“杂粮饭”,先避开糯米制品、高含量全麦面包、添加糖主食这3种“隐形高GI陷阱”,再按照“选整粒杂粮、控一拳分量、搭蛋白蔬菜”的方法吃主食,就能在保证能量的同时,让血糖更稳定。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