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江森工苇河局公司举办粮食仓储加工产业园启动仪式,杂粮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利用原有人造板厂闲置厂房加以改造升级,有效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该产业园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年加工杂粮能力在5000吨以上。生产线的顺利投产,标志着苇河局公司在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仓储保鲜、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林区居民增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林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粮食仓储加工产业园的正式投产是苇河局公司立足林区耕地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民生筑企”“产业富企”建企方针、助力林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相关部门将严格遵循“生态种植、精细加工、精准分级”的原则,确保每一粒红小豆都达到“颗粒饱满、色泽均匀、纯度达标”的精品标准。同时,将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全力打造“苇林红小豆”的优质品牌形象。深耕本地及周边市场,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深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稳定的线下销售网络。开发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同时探索与餐饮、保健品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延伸产品价值链,为带动职工增收、企业增效、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引擎动能。
走进杂粮生产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作响,全自动、数字化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在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下,一粒粒红小豆经过上料、初步筛选、抛光除尘、除石除土、比重筛选、色选、分粒和打包等多道工序,仅需10分钟左右,原本大小不一、掺杂杂质的原料,便可华丽“蜕变”为合格商品。
自动封袋
据苇河局公司粮食仓储加工产业园负责人骆凤春介绍,该生产线具备高效灵活的生产能力,依据原料品质差异,每小时可稳定产出3吨~5吨成品粮。全程通过智能提升机实现各工序间的自动化转运,彻底摆脱物料传送对人工的依赖。同时搭载全套智能化控制装置与实时监控系统,可根据红小豆、大豆的加工特性,灵活切换六道或七道加工工序模式,精准适配不同品类的品质要求,实现规模化、高品质的粮食加工生产。
“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凭借高效、智能、灵活的核心优势,有效提升了红小豆的加工效率和品质稳定性,为产业园规模化生产与产品质量管控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我们主要生产红小豆等产品,预计年产值可达3500万元。”骆凤春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打造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更好地带动林区居民共同致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加工后的红小豆
与此同时,苇河局公司围绕“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销”的目标精准发力,从源头把控粮食质量,根据市场价格适时收购优质杂粮,运用科学仓储技术保鲜,依托先进工艺加工增值,借助多元渠道拓宽销路,全方位推动林区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打造集杂粮种植、深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助力林区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下一步,苇河局公司将积极践行“一场一品”“一局一业”发展战略,在现有森林果蔬基地、掺混肥厂、山野菜厂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立足森林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构建林区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通过林下种植、特色养殖、林农产品深加工、林旅融合等多元化路径,激活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坚持守正创新,务实奋进,为林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