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学会 .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

行业资讯

种了1万年的小麦,还能搞出什么名堂?

2025-04-27

小麦质量哪家强,中国西部看新疆。

人类栽培小麦历史已有1万年,我国最早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5000年,在距今4000~3000年前,小麦在包括新疆在內的我国西部已有广泛栽倍。

几千年后的今天,小麦还能种出什么名堂?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小麦食品安全指标合格率为100%,位居全国第一。一等小麦占比达96%,高于全国平均值近3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

那么,质量第一背后是什么?

一定是种子!

是什么种子呢?

新冬。

先认识冬小麦

“新冬”就是新疆冬小麦的缩写,在新疆小麦品种里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新疆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秋播夏熟,凭借抗寒性挺过西北漫长冬季。与春小麦相比,冬小麦产量高、面筋含量高,适合制作高级面食,咱们吃的面粉多由冬小麦加工而成。

冬小麦里,新疆南疆和北疆产量相当。北疆素来有塞外江南之称,较为适宜农业生产;南疆各地州环绕“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不佳。因此,南疆冬小麦产量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全疆小麦产量。

今年,在南疆冬小麦种植出了一件大事——推广使用近30年的明星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正式“退休”了。接替它的新冬60号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实现翻倍,达到300万亩,超过新冬20号,成为南疆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自育粮食品种。

啥是新冬20号

1991年,南疆地区急需找到优质小麦品种,提升单产水平。但受条件所限,当时的新疆缺乏育种材料,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决定从河北省引进适宜南疆地区环境的早熟小麦品系,通过“引进+本地改良”的办法,快速为南疆地区更新小麦品种。

经过7年努力,1998年该品种通过审定并命名为新冬20号,推广使用至今。新冬品种是从1号开始命名的,新冬20号前还有19个品种。

新冬20号与其他19位“兄弟”相比优势在于:高产、早熟、优质、耐旱。这些特性完美契合了新疆多样复杂的生态环境。

自1998年正式推广到今年光荣“退休”,新冬20号以其远超普通小麦品种两倍以上的寿命周期,特别是推广之初单产300公斤/亩左右,后经不断改良配套技术,单产稳定在450公斤/亩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20%,完全证明了自己的优势。

啥又是新冬60号

新冬20号与新冬60号虽然都是“新疆籍”,但一个出生疆外、长在疆内,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品种。

虽然新冬20号的产量很亮眼,但新疆科研人员始终希望选育出一个完全本地化的新品种,更符合新疆环境特点和生产实际。

就在新冬20号通过审定一年后,1999年,新冬60号的选育工作“压茬”启动。

谁也没想到,这条科研路走了将近20年。2016年,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后,新冬60号作为新品种终于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新品种推广使用后一路“开挂”。2019年、2021年、2023年分别以731.3公斤/亩、740.8公斤/亩、771.88公斤/亩的水平刷新新疆早熟冬小麦高产纪录,亩均单产比新冬20号高出100公斤左右。

同时,新冬60号品质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填补南疆地区这一品质类型小麦生产空白,为南疆提升面粉加工业水平奠定了基础。

推广新品种绝非易事

从时间线上看,新冬60号与新冬20号“压茬”选育。但在2016年审定推广后,新冬60号仍用了近10年时间才成为南疆最大主栽品种。

选育不是一朝一夕,推广也绝非一蹴而就。

两个优秀品种更替,不是一件简单事。对于农民来说,老品种用起来放心,方法也熟悉,新品种种不好咋办?

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因为品种更新造成粮食种不好减了产,少则农民收入受影响,严重了会造成一个地区粮食产能受到冲击。

新冬20号与新冬60号的成功接力,得益于新疆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

“科研单位+企业”的服务团队以示范田为依托开展高产创建,带着农民在家门口实现“看禾选种”,改良新冬60号高产栽培标准化技术模式,帮助农民拿到好种子、学到好技术,把优质品种的价值“种”出来。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也制定科学规划方案,就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等相关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指导各地循序渐进开展品种更替,让农民放心选种、放心种粮。

南疆产粮“终极大招”

当然,新冬60号推广面积实现较快增长,还有一个“终极大招”:南疆玉米免耕复播技术的普及推广。

该技术的核心是小麦收割后不翻地直接播种玉米,省去了浇水造墒等环节,结合滴灌技术,可提前播种期10天、提高夏季光热资源利用率10%左右,将光热资源尽可能多留给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这一技术与新冬60号的推广形成了互相促进的效果。

免耕复播与新冬60号稳产早熟特性相结合,解决了南疆地区玉米小麦相互抢时间的难题。南疆玉米生产积温不足、品质不高得到了显著改善,也让该区域“冬小麦+复播玉米”一年两熟粮食生产模式发挥出真正优势。

目前,南疆“一年两熟”示范田周年亩产已突破1300公斤。新的技术模式让过去只能追求小麦增产向小麦玉米周年均衡增产转变。

可以预见,新冬20号与新冬60号的接力,标志着优良品种“单兵突进”的时代已经过去。

新冬20号“退休”了,但它开创的增产之路仍在延续。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 时间:2025年4月11-13日
  • 地点:中国·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 今天距"粮油机械发展网【官网】第十五届IND中国粮机展【官网】中国粮机展【官网】粮油机械展【官网】粮油展【官网】国际机械展【官网】国家机械展【官网】"开幕还有
推荐文章